近日,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的梁先生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反映,他报了深圳某驾校的驾考服务,没想到科目二和科目三都被教练要求坐在空车上对着摄像头刷学时,“每15分钟看一下摄像头,偶尔挪一下车,不让发动车辆,也不让练车”。考前教练只带他练习了4个小时,如想增加练习时间,需要另外支付300元/小时的模拟费。记者了解到,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反映深圳驾校存在“虚假刷学时”的情况。(7月23日澎湃新闻)
对于驾校而言,帮助学员掌握驾驶技能,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应该是驾校及教练的职业道德所在。遗憾的是,某些驾校及教练毫无职业道德可言,为了节约练车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而进行学时造假。这种歪风邪气,不仅违背契约精神、损害学员正当利益,更会因学员驾驶技术不过关,严重影响公共安全,培养的无疑是马路杀手。对此,必须高度警惕,坚决治理。
新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规定,C1驾照需要完成62个学时,其中“基础和场地驾驶”(科目二)为16个学时,“道路驾驶”(科目三)为24个学时,每学时60分钟。广东省也发布了规定,要求按照统一学时标准执行约考,每个科目学时全部完成后才共享至省公安平台,学时共享后学员才可约考。然而,部分驾校以定时刷脸、预先拍视频、车子空转等应付监管,还有的驾校推出“外地班”,避开本地监管。
驾校“学时造假”并非只是深圳市独有的现象。广东省珠海市、重庆市、江苏省昆山市等地均曾曝出驾校因“学时造假”被警方立案调查的情况。
去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昆山市针对驾培机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某驾校有4名教练因违规使用学时计时仪被处罚。今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在突击检查中发现,有驾校为了以“速成班”换取口碑,将9台教练车辆的计时终端器拆除,试图用虚假视频进行培训学时作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和驾驶人数都在高速增长。根据公安部最新统计,与2019年相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1.16亿辆,目前达到4.4亿辆,驾驶人总量增加1.12亿人,目前达到5.3亿人。虽然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降幅明显,但依然高发,每年大约6万人因此丧生。显然,无论是对驾校还是学员来说,都应该意识到“学时造假”的严重危害,如果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系统培训,上路时就可能酿成大祸。
刹住驾校“学时造假”歪风邪气,关键是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有关部门应适时下到一线、深入一线,了解驾培机构培训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和查处“学时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多多倾听学员的心声,适时升级监管手段,完善考试方式,及时消除驾校虚假刷学时、另交模拟费等不良动机和可能。同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驾培市场执法检查频次和整治力度,倒逼驾校把精力放在精心育人而不是弄虚作假、走流程上。
驾校“学时造假”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侵害学员合法权益、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也对驾培市场和驾校本身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对“学时造假”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如对公然造假的驾校及教练注销资格、列入“黑名单”等,这样才能让更多驾校及教练有所警醒、敬畏法律,让整个驾培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