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还可以收获真爱吗?”
这句看似电视剧桥段里的“台词”,却成了很多有感情诉求的单身老人们的心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丧偶老人将近5000万。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但其中真正进行婚姻登记的不足一成。
种种因素使得银发单身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无论是线下相亲,还是线上交友,或者是与照顾自己的保姆成婚,老年人想再婚,却经常有踩雷的风险。很多老年人感慨:“只是想找个人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路,怎么就那么难!”
“父亲要和保姆结婚”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的李正英最近把父亲的户口本和身份证都藏起来了,原因是年近八旬的父亲要和家里的保姆结婚。
李正英的母亲10年前过世了,父亲脑梗后一直走路不稳。为了照顾父亲,两年前,李正英给父亲请了一个保姆。
由于保姆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这让李正英省了不少力气,不过,父亲前段时间的一个电话却让李正英寝食难安。父亲在电话里表示:他对照顾自己的保姆非常满意,两个人在两年的接触中产生了感情,准备和保姆结婚。
“我当时在电话里就和我爸急了”,李正英说,她担心并非没有来由,此前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的一个桥段让李正英印象深刻:苏家老父亲苏大强被保姆小蔡蒙骗,不惜与子女断绝关系,也要与她结婚,差点被骗走了房子。
在现实生活中,老人由保姆照顾,日久生情后步入婚姻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家庭纠纷也屡见不鲜。
李正英身边就有被保姆骗婚的例子。
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的老领导由于儿女不在身边,退休后不顾儿女的反对和保姆领了结婚证。婚后,保姆以方便照顾为由,逐步掌握了老领导的退休工资、养老金的银行账户等重要财产,还让老领导在房产证上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一年后,保姆突然不知去向,老领导的财产也一并被其卷走。老领导因此被气到住院,因为钱都被保姆拿走,老领导甚至付不出医药费。儿女们虽然出了医药费,但也因此责怪起了父亲。
李正英不想让父亲步老领导的后尘。“我知道阻拦老年人再婚是不对的,但是这个保姆已经60岁,和我年龄差不多,我很难相信他们之间差了20岁,真的是因为感情才要结婚。”李正英在电话里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
而对于老年人的再婚,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提示,老年人再婚切忌“短平快”。再婚同样需要建立在对彼此深入了解及感情基础上,如果双方没有在生活方式、赡养问题及财产问题等方面取得共识和理解,就匆忙结合,极易出现婚后矛盾爆发,最终导致离婚诉讼的产生。
线上交友风险多
近年来,很多有情感需求的老年人选择了线上交友,他们有可能遭遇哪些骗局?
2023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发布了《老年人情感关怀与短视频使用价值研究报告》。该报告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彭华茂认为,“老年人也有进行人际联结、感受人际温暖、获得情感归属的需求,有‘被爱’和‘主动去爱’的需求”。
不过,在老年群体通过线上交友满足“被爱”和“主动去爱”的需求时,也有遭遇“诈骗”的风险。
记者在应用商店以“老年交友”为关键词搜索,查询到多个相关APP。
记者随机抽选了3个APP进行注册,发现除了使用手机号之外,这些APP并没有审核注册者的真实信息,在性别、年龄、现居地等栏目里,信息都可以随意填写,头像也不强制要求使用真实头像。
不过,如果想进入交友平台中的“相亲角”一栏,则需要“上传本人真实头像”,并需要进行头像认证。但对于要求填写的身高、体重、学历、社保情况、住房情况等信息,并没有审核提示。
而正因为交友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其中,屡见不鲜的“杀猪盘”诈骗也对中老年女性用户下了手。
“骗子真的太多了”,在其中一个APP上,一位女性用户发布动态,提示其他用户不要上当受骗,“从进到这个平台到现在,已经有十来个人加我,让我买外汇。尽挑些好听的话跟你说,得到你对他的好感之后,再跟你提投资买外汇之类的事情”。
而诸如上述用户所说的骗局,也屡见于报端。
2023年,重庆市渝北区公安分局龙山派出所就接到一起“杀猪盘”诈骗的警情,年近七旬的杨丽华网恋落入诈骗陷阱,损失1.3万元。
杨丽华多年来一直单身,于2022年12月底在某婚恋网站上注册了账号,结识了比她小10岁的男子林生。初次聊天时,林生主动向杨丽华介绍自己是一名外籍华人,丧偶多年,希望能找到一个有共同话题的老伴。
聊天过程中,林生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让杨丽华心生好感,不久后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
林生在聊天中多次向杨丽华透露,其近期在一投资平台赚了一大笔钱,每次投入都稳赚不赔,还大方地把投资收益和平台的账户密码发给杨丽华看,并承诺会回国与杨丽华进行甜蜜旅行。
在林生描述的美好生活图景下,杨丽华心怀期待,也在该投资网站内注册了账号,在数日内累计向“男友”提供的银行卡账号转账1.3万元。
不过,很快杨丽华就发现并不能提现,咨询客服后被告知还需交大额保证金,而此时的“男友”也没了音信。
当地警方提醒:诈骗分子利用部分单身老人情感空虚、识骗防骗能力不强等特点,主要通过婚恋平台、社交软件等方式寻找受害人并与之确立“恋爱关系”,随后编造各种理由诈骗钱财。
除了在线相亲软件除了可发文字、语音消息外,近年来还出现了视频相亲、直播相亲等方式。一些直播间里,相亲双方的交流还可被其他用户随意围观。
记者在直播间发现,相亲直播间以“三人间”为多,上方位置显示的是“红娘”,下方两个区域则是男女“嘉宾”。在男女嘉宾已经“凑齐”的直播间,红娘三五句话就会鼓动男嘉宾为女嘉宾送礼物,而这些礼物需要真金白银才能购买。
“你送一个花环让她戴在头上,看看是什么颜色”“姐姐最喜欢大红花,给她送一束吧”……在红娘的怂恿下,仅十几分钟内,一位男士就为女嘉宾接连送出多份礼物。
为了防范风险,一些相亲平台在画面下方会滚动显示一行小字,提醒用户“谨慎添加陌生人微信好友,不与陌生人发生钱财往来”。
还有平台会写明:“以没钱买车票见面、被撞住院、理财等各种理由借钱要红包的基本都是骗子。”
容易受伤的老人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博士、广州商学院法律心理研究院副院长张蔚告诉记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被诈骗的数量是其他成年人群体的3倍。
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为调查时居住在中国大陆满半年、50岁及以上的居民,涉及全国18个城市,最终收集问卷5231份。
调查结果显示,有45.4%的受访者遇到过网络诈骗风险,诈骗类型主要有保健品诈骗(40.01%)、红包诈骗(38.32%)、彩票中奖诈骗(34.62%)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4.73%的受访者遇到过婚恋诈骗,但在所有“经历过金钱损失”的受访者中,“婚恋诈骗”占比最高,为10.87%。
除了诈骗以外,老年人在线上交友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风险。张蔚列举称:“涉及的罪名有敲诈勒索罪,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等。”
除了钱财,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也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张蔚表示,任何以感情为基础的犯罪,都会比单纯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犯罪影响要大,因为不单单会有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受害老年人的家庭关系、亲缘关系、人际关系,甚至会危及到老年人的生命。有些老年人被骗之后,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威胁,精神受到巨大打击,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如果老年人受到伤害,张蔚建议,子女等家属应当第一时间带着老年人报警,提交所有证据,包括通话记录、聊天记录,并留下自己的电话跟进,尽量不要让老年人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再次回到“被害人”这个身份受到二次伤害。
(应受访者要求,李正英,杨丽华,林生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