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我最喜欢放普法类电影

全国两会时间已经开启。3月3日,与电影和观众几乎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电影放映工作者、连任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再次赴北京履职。

郭建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现任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党支部书记。她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至今,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1976年,我就成了一名电影放映员。我爱放电影,尤其是普法电影。”郭建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提出建议后,她收到了“两高”回复

郭建华对电影怀有深厚感情。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河南开封,“几名放映员用平板车拉着两百多斤重的放映设备,一晚上走几十里泥土路,跑3个村,放6场电影,直到天亮,是常有的事”。

“(放映员)按下放映按钮,装在放映机里的电影胶盘便开始旋转,镜头里随即射出光束,幕布上就出现了光影……村民们发出阵阵欢呼,又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沉浸在电影情节之中。”这样的场景,郭建华再熟悉不过。

在那个年代,听说哪里要放电影,附近的乡亲都会赶着去看。“有的爬上大树,有的站上墙头,人多时,银幕后也站满了人。”郭建华回忆。

年复一年,农村人对电影的持续热情感染了年轻的郭建华。她跟乡亲们说:“只要大家喜欢看,我愿意当一辈子放映员!”

从青丝到白发,郭建华坚守了她的承诺,算起来,“为乡亲们放电影,今年是第48年”。

除了电影放映员,郭建华还是基层普法工作者,她最喜欢放映普法类电影。“把鲜活的检察官故事、法官故事搬到银幕上能达到普法效果最大化。”她说。

“电影在群众中影响力大。”郭建华进一步解释,“有些专业的法律名词、术语对农民来说很难懂,而普法电影能让普通百姓,尤其是农民群体、未成年人群体受益。”

去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郭建华提出了加强法治题材影视剧创作、弘扬英模精神的建议。很快,她便收到了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最高检)、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的回复。

其中,中央政法委在回复中提到:“(将)建立健全创作指导长效机制,统筹整合影视剧创作资源。”

最高法在信中表示,“对她提出的意见建议逐项认真研究”,希望她“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人民司法事业,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最高检则在来信中提到,对郭建华的建议“专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将有关情况作出了汇报,其中包括“引导推出检察特色精品力作”。

此外,司法部、公安部也通过电话对郭建华的建议作出了回应。

作为来自基层的电影工作者,提出的建议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等各部门的重视,郭建华感慨万分,上述回应也增强了她再次为群众代言的动力和信心。

“看普法电影,放普法电影,都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连续数日,郭建华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去省里开会,接受媒体采访,从早忙到晚。”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的履职建议与法治题材文艺作品有关,她建议:“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引入优势文化资源,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一线,参与法治题材艺术采风实践,引导创作更多反映法治工作、法治生活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

“看普法电影,放普法电影,都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郭建华介绍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去年的影视剧市场上,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普法作品。

四五十年间,郭建华看过无数电影。今年,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电影是最高检影视中心出品的《第二十条》。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郭建华能熟练背出这些影片中的“金句”。

“《第二十条》我看了4遍,每次看完都有更深的感受。”郭建华说。

郭建华介绍,影片中的角色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有困难挫折,有迷茫烦恼,从这些人物身上,很多观众也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片中很多烟火气的生活场景,更让人感同身受。

对于郭建华而言,坐在观众中间,在大屏幕前与大家一起笑,一起落泪,一起鼓掌,还一起收获法律知识,就是幸福的感受。在她心中,《第二十条》是一部将好故事与普法巧妙结合的好电影。

电影里的很多镜头让人觉得真实、亲切,郭建华形容道:“就像这个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让人有代入感,让人产生发自内心的共鸣。”

普法电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郭建华注意到,每次放普法电影的时候,也是荧幕前的观众议论最多的时候。

郭建华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叫《少年犯》的电影。放完电影后,她发现,有一位老人沉浸在往事中,坐在放映场上哭得非常伤心。原来,在老人自己孩子还小的时候,因家里生活困难,曾让孩子到别人家地里去薅个花生、挖个红薯回来,孩子渐渐养成了偷东西的习惯,长大后想让他改都改不了,最后进了监狱。老人落泪感叹:“我要是能早点看到这部电影,我的儿子就不会进监狱了。”

郭建华说,想知道一部电影产生的效果,甚至不用上网看评价。根据她的经验,坐在观众中间,看看有没有人鼓掌,有没有人笑,有没有人哭;电影结束后,观众离场时,看他们有没有议论,有没有感叹,通过这些,就能判断出一部电影的好坏。

至于观众对《第二十条》里的反馈,更不用刻意收集,在公交车上,与亲友聚餐时,郭建华都听到过大家对这个电影的感慨与称赞。

郭建华对电影有自己的理解。她提到,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位观众曾告诉郭建华,过去他来看电影,仅仅是为了娱乐,现在来看电影,“更想在荧幕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48年过去了,郭建华承担的工作在变,电影放映技术也完成了从胶片到数字化的转变。但到村里给乡亲们放电影这件事,她仍未间断。

近年来,在郭建华的积极推动下,开封市祥符区积极探索文化惠民新举措,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网络,使该区15个乡镇、336个行政村的群众能够足不出村每月看上一场免费数字电影,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郭建华深知农村是普法工作的难点地区和薄弱环节。为此,郭建华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建议,进一步加大基层普法力度,营造全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以预防为主,把高墙内的惩戒转变为高墙外的教育。

责编:肖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