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为何成为“黄牛”的新蛋糕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上海市静安区的刘菲带女儿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了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不过,原本应该免费的博物馆门票却让她费了一番周折。

参观前的一周,刘菲发现在上海博物馆参观预约的小程序上已经约不到4月4日到4月6日的票,可当刘菲在闲鱼APP上查询时,却发现很多卖家承诺只要发给卖家身份证信息就可以当天入馆,费用需要50元/人。

约不到票的刘菲只能从“黄牛”那里买了博物馆门票,“博物馆门票本来是政府为大家买单的福利,怎么就摆在了黄牛的‘货架’上”,刘菲很气愤。

而为了遏制黄牛恶意抢秒、倒卖门票等乱象,3月29日,“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就已发布公告,将首次采取限制预约次数措施,同一证件号30天内最多可在人民广场馆和东馆分别预约5次,同一证件号累计3次未履约该证件号将被限制预约60天。不过,刘菲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该公告发布后,她依然不能通过官方途径抢到票。

事实上,除了上海博物馆,我国多地热门博物馆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免费的博物馆门票变成了“黄牛”们明码标价的商品,给有参观需求的公众增添了额外的负担,也消解了博物馆文化普及的意义。

为什么主打公益性的博物馆,成为了被“黄牛”盯上的新蛋糕,而这些“黄牛”手里的门票,又是从哪里来的?

免费门票成“商品”

这不是刘菲第一次从黄牛手里买博物馆门票,因为看多了景区复制粘贴的商业化古镇,从去年暑假开始,刘菲准备带女儿参观博物馆。

不过,门票成了她的第一个拦路虎。从去年7月开始,刘菲就开始尝试预约各大历史博物馆的门票。她发现,很多热门博物馆的官方预约平台,如故宫博物院、湖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等可预约时间段内全部约满。

以陕西博物馆为例,刘菲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美团等平台上,陕西历史博物馆每天10点、11点、18点、19点四个时段开票,每次开票3000张。尽管开票时段多,但仍然考验游客的网速和手速。

“第一次预约,一眨眼的工夫余票数量就变成了0,我甚至连登陆、填写身份信息的机会都没有。”刘菲说。

为了第一时间能刷到票,刘菲打开了电脑浏览器自带的5秒刷新功能,不停地刷新博物馆的票务预约系统。“每当有任意日期的任意时段出现退票,5秒之内一定没票了”,刘菲说,观察了一个上午之后,刘菲还是决定放弃了。

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建议刘菲找找“黄牛”,刘菲打开了某个二手交易平台,开始翻看各店铺的报价。

在该平台上,刘菲发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门票报价在60-80元不等,只要提供身份证号和姓名等基本信息,就可以坐等抢票结果,对方承诺“百分之百官方渠道”。

此外,一些旅行平台还公开售卖含电子讲解在内的门票套餐,如搜索国博门票,显示的套餐价格基本在100元至200元不等。

最后,刘菲以每张60元的价格买了3张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门票。“既然争不过,那只能加入他们吧。”刘菲说。

刘菲表示,现在出省游的目的地,取决于能抢到哪个地方博物馆的门票,她感慨,怎么抢票就这么难?

事实上,抢票难的背后是持续升温的旅游热和博物馆热的双重叠加。

早在2008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院)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同时,很多博物馆转变传统生存模式,开启线上创新营销和文创产业,参观博物馆,也成为一种低成本的新型休闲方式。不过,当前博物馆门票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渐使逛博物馆不再与“物美价廉”相挂钩。

而为了抢到一张免费票,刘菲用过很多办法,包括提前录入个人信息、比较几种渠道预约的难易程度、总结发放余票的时段重复刷新等,但几乎没有成功过,她很好奇:究竟是自己的网速太慢?还是黄牛的网速太快?

黄牛的套路

那么,“黄牛”是什么时候开始盯上博物馆门票这块蛋糕的呢?

据了解,近年来博物馆陆续从随时参观变为实名预约参观机制,设置单日游客人数限制,分时段预约参观。由于博物馆每日出票量固定,游客参观博物馆的需求却不断上升,供需矛盾的升级让”黄牛”代抢的生意便愈演愈烈。

不过,黄牛能抢到门票,和刘菲担心的网速并没有关系。

北京市从事IT工作的程序员崔放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博物馆黄牛其实与演唱会黄牛是同样的性质。写好一个脚本之后,每次仅需修改参数即可实现目标。

“一种方法是破解抢票的接口,直接刷接口来抢票,第二种是模式分析程序抢票流程,定时点击屏幕上的某一块区域。”崔放说,“其实会Python(计算机编程语言)和JavaScript(一种直译式脚本语言),这种脚本就很容易写。”

除了利用脚本抢票,还有“黄牛”代约方式抢票。

去年暑假,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就曾发布消息称,据警方了解,“黄牛”加价倒票的手段主要有两种:

一是代游客预约门票。部分旅行社员工和私人导游勾结,通过使用自己手机号注册国家博物馆账号,多次为不同游客预约门票,收取每张票10元至30元服务费。

二是通过网络平台代卖。部分旅行社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形式招揽来京旅游散客组成旅游团并收取团费,团费中除导游费、餐旅费外,在景点门票收费中将国家博物馆的免费门票纳入其中。随后,他们使用预约订票方式,频繁使用游客个人信息在网络平台订购景点门票。

同时,随着放票规则的调整,一些平台也加大了对涉及“预约”“××博物院”等疑似与“黄牛”相关的关键字加大监测屏蔽力度,并引导用户到官方预约平台预约。

有此前销售门票的“黄牛”,其账号在几日后因违反平台规则而被处置,相关商品也被下架。但“黄牛”会通过关键词缩写、简写等方式发布信息,在内容种草平台“博物馆”相关帖子文下回复引流等。

多举措治理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从去年暑期开始,多地博物馆开始通过强化实名制身份查验、调整放票规则等举措,防止票源被挤占,并联合有关部门大力打击门票倒卖活动。

例如,三星堆博物馆在发布参观提示中,调整了门票放票时间;南京博物院发布《致观众的公开信》称,采取分时段预约、开放团队预约审核通道、动态投放门票、优化预约程序、提高参观人数限额等措施,逐步提升预约管理水平……

还有些博物馆实行规避爽约的举措,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就规定,同一账号一周内多次预约且未履约(含入馆时未带身份证原件进行核销、预约后自行取消订单、参观日未到馆参观的行为均被视为未履约)率超过50%,该账号(手机号)将被限制预约30天。

同时,对于“黄牛”倒卖博物馆门票一事,各地有关部门也在加大整治力度:

以北京为例,此前,针对国家博物馆周边存在“黄牛”加价倒卖免费门票情况,去年7月13日,北京警方就曾公告称,通过锁定异常手机号码为倒票人员,打掉一批倒票“黄牛”,依法刑事拘留6人、行政处罚3人。

同年8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通报对涉嫌通过团队购票渠道“倒卖”故宫门票的6家旅行社进行采取暂停其经营旅行社业务、暂停其电子行程单备案的初步处理措施,并纳入信用监管,给予信用降级。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表示,为了缓解博物馆一票难求,治理黄牛抢票销售,国家文物局要强化部门联动,与公安部加强合作,加大审查监管和打击力度;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恶意抢票、囤票、爽约等行为,增加他们的成本。

责编:戴蕾蕾